從Manali到Dharamsala 再次搭乘行駛在烈日下的小巴 10小時!!!!!!!!
現在是印度最熱的季節 白天的氣溫並沒有因為海拔而比較冷靜
越接近目的地 小巴的狀況也越多 總是突然熄火
好幾次看著司機試著發動 但引擎就是沒反應
不斷下車掀開引擎蓋敲敲打打 好不容易撐到了Dharamsala
突然 司機把車停在路邊 丟下一句「last stop.」就把全部的人趕下車
不是預期中的巴士站 司機又死不講我們到底在哪裡 幫忙卸下行李後 還要求一個人要付Rs10
處在莫名其妙的情緒中 誰想付錢給他啊!!!
一群人在路邊等了好久 遠方終於來了一輛auto 兩個老外談妥Rs70到主街
剩下的人更慌張了 急忙叫老外下車後 請司機再回來接我們
中間還有數次試著攔便車 都以失敗告終
過了將近半小時 經過的路人告訴我們 上達蘭薩拉的巴士站 就在前面轉角啊 走路5分鐘就到主街了
嗯... 覺得自己剛剛的行徑很蠢 但想起花Rs70搭auto的老外 又很慶幸自己反應慢半拍啊
Dharamsala分為上達蘭薩拉及下達蘭薩拉
上達蘭薩拉真正的地名是Mcleod Ganj 藏人和旅行的人幾乎都聚集在這
就像新、舊馬納里一樣 上、下達蘭薩拉也擁有不同的味道
不管是馬納里或是達蘭薩拉 從山下到山上 都給我一種印度似乎被留在山腳下沒有跟上來的感覺
印度人少了 街道比較不喧鬧 整個人似乎也放鬆許多
達蘭薩拉 大致上是由兩條主街和一個小廣場組成
雖說是街道 其實也僅供兩台小車交會 有時人們還得躲上商鋪的階梯 讓車子比較好通過
兩條主街離的很近 除了一座寺廟外 街道夾著的是一整排商鋪及餐廳
有時可以從商鋪直接看穿到另一條街道 前門和後門傻傻分不清?
Dharamsala自1959年起就是西藏流亡政府的所在地
街道上那些本不屬於此地的東方面孔 幾乎都是從青藏高原翻山越嶺而來的
流浪者讓這個山中小城瀰漫著一股特殊的氣息
那天在街邊買涼粉 看著擁有藏人面孔的老闆娘 卻還是習慣以英文溝通
老闆娘一聽我們從台灣來 便問我們為什麼不講中文?
離開台灣將近4個月 除了旅伴 幾乎沒遇上講中文的人 突然聽到中文 內心還是亂感動一把
老闆娘說她是2008年 從四川的松潘一路翻過喜馬拉雅山 帶著老公孩子就這樣偷渡到達蘭薩拉
看看大陸的生活環境 再看看達蘭薩拉 如果是我 也會做出一樣的選擇吧
不論生活是否真的比較好過 但至少多了自由
之前去九寨溝 經過了松潘這個地方 正在大興土木
其實我一直都對大陸這種做法很不以為然
政府把所有有味道的老舊房子一併拆除 再蓋上仿舊或是和當地格格不入的新式建築
使一個地方變的觀光化 也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
或許這是所謂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
但在我眼中 這只是把原本很美的村莊 變成一個我不會想再次造訪的觀光景點
即使如此 老闆娘說還是想回大陸看看 畢竟其他家人還在松潘
家人 始終是最大的牽掛
在達蘭薩拉待了6天 每天就在有點斜度的街道上來回走好幾遍
除了有一天走去看了瀑布和濕婆廟外 大部分都沒有計畫
這裡就像是藏人的世界 街道、餐廳、咖啡店 到處都是喇嘛的身影
熟悉的東方面孔 乾淨的街道 比山下涼爽的氣候 習慣的食物
有時候又會忘記自己還在印度的事實
留言列表